首页 建循环流动体制,缓解基层人才荒
建循环流动体制,缓解基层人才荒
发布日期:2016-05-17 08:26:06
浏览:

近日,北京大学《城乡医疗统筹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组举行成果汇报暨交流会,该项目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研究结果提示,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仍然欠缺是各地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除了财政投入不足外,人才不足且管理不到位也是其主要问题,应在基层推动建立新型的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机制。


人和钱在基层依然是主要梗阻


课题组抽取了全国3个直辖市、7个省 即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山东、河北、辽宁、陕西、山西、贵州的30个区(县)60个抽样点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研究显示,基层优质医疗资源欠缺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

基层医院财政投入不足。各地的区县医院存在通过增加不必要的检査和治疗项目、使用自费药品等方式盈利,导致百姓利益受到损害,政府声誉受到损伤;其次,各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是买卖基本药物目录上的药物,不能自行加价,由于能够幵展的诊疗项目较少,导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运营、医生的收入依靠财政拨款维持。

除财政投入不足外,人才不足且管理不到位也是其主要问题。其一,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差,部分地区无三级医院,造成居民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就医需求难以满足。其二,医疗资源城乡分配不均。以山西省为例,2010年〜2014年该省城市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城市约为农村的3倍。其三,由于待遇不高,基层医疗机构招聘人才困难。其四,基层医疗设备不佳、医疗水平较低。所走访的60个村卫生室中,50个环境欠佳,存在医疗器械与生活用品混放等现象。


组建动态人员循环整体


现阶段城乡二维分割、三维分立的医疗保障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全体人民的 需求,实际上也存在公平的缺失。对此课题组建议建立新型人才循环流动机制,为城乡居民提供同质医疗卫生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把三级医院到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再到一级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合成一个动态的人员循环整体,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业绩优秀的医护人员,在固定时间(2年或5年)内到各级医疗机构轮流工作;将其工作业绩作为医护人员执业资格、奖金评定以及职称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设定当年工作所在医院的级别越低,其业绩在奖金评定和职称评审时所占比重越大的条件。考虑到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有专科优势的医护科室,就诊患者与综合医院不同的状况,这些医疗机构的部分医护人员可以在相应专科医院体系中循环。各级政府要提供经济与职称待遇补偿政策,以保证乡镇卫生院对上级医疗机构优秀人才具有吸引力。


建立新机制要做好这些事


预调查一级医疗机构所需医务工作人员的数量,裁减冗员。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 门负责统一标准,考核一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不合格者从编制中撤出,并给予一年后重新考核的机会,仍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按照预计数量筛检满足条件的医务工作人员直至达到要求。所有考核结果由各专科权威专家采用统一标准逬行审核,考核、评审过程所需资金由市区镇财政共同分担。

严格控制医疗体系的人才入口,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技术素质。医疗体系医护人员的 入口设在三级医疗机构,一级、二级医疗机构不再引进医疗体系外的医护人员。卫生管理人才入口设在一级医疗机构,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管理人才从一级医疗机构选拔。所有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先到三级医疗机构科室工作,工作三年后进入医疗机构人才循环体系。

调整医疗机构领导班子、任职机制,提高管理层专业管理水平。领导层成员可以 从临床工作以外的管理人才中选用,也可以采取轮岗方式,将二级医疗机构即将提升为正职的医院副职领导和三级医疗机构即将提升为正职的科室副职领导下调到一级医疗机构担任领导职务,轮岗任期结束后,经任职考核合格,再返回原单位升任正职。

建立配套的工资奖金制度。医疗系统工作人员的工资由所在医疗机构发放,奖金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评审各级医疗机构工作业绩后发放。奖金来源于医疗机构的盈利,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补贴,也不参与资金周转。

设立公共卫生科研项目。在县乡级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研项目招标,协助疾 病谱、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过渡期实施“四个一批”工程,下来一批:大医院中级职称以上职称医生每人每年下乡镇服务15天,保证每天都有大医院的医生在乡镇卫生院服务。回来一批:政府出资,组建退休专家志愿团到乡镇卫生院服务。进来一 批: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出来一批:对现有乡镇医生进行培训。 到2020年,力争使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全部 取得岗位合格证书。

(文章来源:健康报2016年5月16日第六版)